電商做金融:阿里向左,蘇寧向右?
來源:公興搬場 作者:公興搬家服務 日期:2017-04-23 09:10 瀏覽次數:
近來很多電商涉足金融領域,積極開拓互聯網金融相關業務。電商+金融,究竟會形成什么樣的 “組合拳”,值得關注。而阿里巴巴和傳統企業零售觸電代表蘇寧則最為引人矚目。
電商平臺紛紛踏足金融,這一套新組合拳可能形成新的金融業態和電子商務大業務市場,勢必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個趨勢。在這其中,阿里巴巴和傳統企業觸電代表蘇寧則最為引人矚目。其實無論是阿里巴巴,還是蘇寧易購,都是為平臺供應商創造了一個從供貨、銷售、融資到結算的閉環,通過這個閉環將供應商和平臺的發展有效銜接在一起,將平臺供應商緊緊地捆綁在自己的平臺,進而為平臺消費者提供有效和可持續的商品和服務。更何況涉足金融還能獲得收益,小貸公司的收益來自于利息,在未來,這也必會成為平臺的一項贏利收入來源。阿里搶跑 蘇寧緊追
阿里引領電商金融布局,蘇寧則是作為后來者開始奮起直追。阿里做金融意在完善商業生態鏈條,蘇寧則以金融聚合供應商,為 “超電器化”戰略打基礎。
早在2007年,阿里巴巴便涉足小企業融資領域,目前已經擁有兩家小額貸款公司,分別為浙江阿里巴巴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和重慶市阿里巴巴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通過這兩家公司,為阿里三大平臺供應商提供訂單貸款、信用貸款兩項服務,截至去年末,阿里巴巴金融已累計為超過30萬家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貸款總額超過數百億元。
阿里巴巴做金融可以理解為電商業務橫向發展,原有B2B業務、淘寶和天貓三大平臺業務發展穩妥,已經占據中國電子商務領域的半壁江山,橫向發展開拓金融業務,意在完善服務生態鏈,締造阿里商業帝國。馬云實際很早就提出阿里巴巴建設的戰略目標就是“平臺+金融+數據”,打造一個商業生態系統閉環鏈條,依靠電子商務平臺給信貸業務提供足夠的貸款數據信息,為信貸業務提供后臺基礎。對于融資困難的中小微型企業來說,阿里巴巴的小額貸款業務也足以吸引其進入和持續留在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平臺。進一步促進平臺業務的有序發展,并和數據業務形成良性的互動。
2012年8月,阿里更是和騰訊、中國平安聯手試水互聯網金融,馬云、馬化騰、馬明哲“三馬”合資成立上海陸家嘴金融交易所,平安主要是提供保險優勢,阿里巴巴和騰訊提供客戶群和網絡平臺。開始試水平臺金融產品的運營,為金融產品電子商務化開啟了一個新的方向。
在阿里巴巴如火如荼的金融業務開拓時,蘇寧也開始試水電子商務金融業務。去年12月,蘇寧境外全資公司香港蘇寧電器有限公司與關聯方蘇寧電器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發起設立“重慶蘇寧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蘇寧小額貸款公司),蘇寧成立小額貸款公司,開始為平臺供應商提供金融貸款服務。目前蘇寧已經獲得兩張支付牌照。一張是通過收購而來的安徽華夏通支付有限公司獲得,可以在安徽當地提供一些預付卡業務;另一張則是通過南京蘇寧易付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獲得,主要服務于蘇寧易購網上銷售平臺。
蘇寧通過做金融黏住電器、吸引非電器類供應商的意愿相對更加明顯。借助金融意欲優化平臺“超電器化”布局,聚合更多的平臺“非電器類”供應商,擺脫電器影響,為全局的“沃爾瑪+亞馬遜”戰略打基礎。去年12月蘇寧成立小額貸款公司為供應商開展融資貸款服務,特別是為小微供應商提供創新、便捷的金融服務產品,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打造健康產業鏈,保障電子商務開放平臺的穩健發展,“超電器化”非電器的供應商是其需要的。因此,蘇寧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有利于加快開放平臺建設,吸引更多非電器類供應商。
蘇寧小額貸款公司的成立進一步完善了蘇寧金融服務體系。近日,蘇寧推出的全新一代實體零售門店——蘇寧地區旗艦店,主攻二三級市場,在“超電器化”戰略上不斷深耕。而蘇寧小額貸款公司的成立則使其“超電器化”戰略加快。金融競賽 比拼運營
阿里依托強大和成熟的數據信息和技術手段,金融業務布局和發展穩妥,蘇寧線上平臺系統化程度還不成熟及金融運作經驗不足,業務布局完善還需加以時日。
阿里巴巴的金融業務所采取的模式非常系統化、技術化,阿里巴巴通過開發微貸技術,把互聯網方式引入。系統化的運作,利用IT技術代替人工,可以同時服務大批量有融資需求的中、小、微企業。
另外,阿里巴巴金融通過阿里云,有效把天貓、淘寶的數據共享過來,通過交易平臺的數據分析對商戶進行信用分級。以信用貸款為例,達到信用等級要求的商戶在淘寶就可以看到信用貸款的入口,隨時申請信用貸款。也正因為平臺系統數據的支持,商家的融資非??旖?,即時申請,即時到賬。阿里巴巴金融運作多年來,使用貸款頻次最高的商戶進行過400次貸款,業務與日俱增。
電商提供金融服務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依托平臺,電商可以掌握豐富的數據信息,對供應商的經營財務狀況可以隨時調查和評估,可以隨時掌握整條平臺供應鏈從源頭到消費者的整個購物流程信息,信息流與資金流相結合,便可以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高信用風險問題。
阿里作為電商的領軍者,產業鏈基本完善,尤其在小額貸款領域也是電商行業的先驅,無論是對借貸者的評估和風險控制上體系基本成熟,阿里巴巴在金融風險風險的控制上,已經摸索出一套較為完善的體系,嚴格遵循從貸前、貸中和貸后,多層次的建立微貸風險預警和管理體系,利用數據采集和模型分析等手段,根據小企業在阿里巴巴平臺上積累的信用及行為數據,對企業的還款能力及還款意愿進行較準確的評估。同時結合貸后監控和網絡店鋪、賬號關停機制,提高了客戶違約成本,有效地控制貸款風險。
相比而言,蘇寧踏足金融領域的則顯得運作經驗不足,主要在于其缺乏相應金融人員,對業務開展相關的規定、業務操作流程等也都不熟悉。信貸盡管數額較小,但由于是無擔保、無抵押貸款,風險相對較高。另外,現階段蘇寧易購平臺由于對于商戶和產品品質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廠商的規模相對較大,與阿里巴巴淘寶平臺的小商戶為主的模式不同,這使得其可能面臨的不僅僅是中小微企業,在貸款的金額需求上可能會比較大,并且在貸款的頻次上也會有所收縮;另外蘇寧線上平臺在向“沃爾瑪+亞馬遜模式的超電器化”方向發展的時候,勢必要引入諸多的中、小、微企業,雖然蘇寧具備以往較高線下積累的資金鏈管理、運作經驗和能力,但線上平臺在數據信息的有效掌握和技術操作方面還不成熟,仍需要一段時間去完善;再加上現有供應商多為大中型企業,其借貸數量較大會對蘇寧金融業務產生較大限制,所以在面向供應商的金融業務全面推廣節奏方面,蘇寧還需要放慢腳步,有條不紊進行。
蘇寧雖然有二十余載的線下電器經營經驗,資本雄厚,但是在小額貸款方面的經驗,甚至是風險控制上都存在未知之數。蘇寧在推行“超電器化”戰略的過程中,必然要通過不斷并購不同品類的垂直電商來擴充其電商品類,增加營收,發展金融類業務進一步提升平臺的贏利能力。但是蘇寧在電商平臺無論從數據信息的控制技術方面還是從供應商的財務狀況的掌握方面,都還沒有形成一套比較成熟的體系,更何況蘇寧還需要吸收眾多中小微企業入駐平臺,對平臺的體系化和系統化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蘇寧在開展金融業務風險控制方面的能力還需要提升。
基于成熟的平臺技術和數據分析能力,阿里巴巴的風控體系相對完善,風控能力更強,相對而言蘇寧還需完善。優化服務 各有所長
目前電商已經從用戶的爭奪戰開始上升到優化供應商服務的戰爭,阿里和蘇寧在這方面各有優勢。
倉儲配送服務和各類金融服務,已成為所有電商業者未來可見的贏利路徑。所以電商之間的PK戰已從電商用戶的爭奪戰上升到優化供應商服務的戰爭,“平臺、金融、數據”,是馬云為阿里巴巴定下的戰略三步走,先不論走得好壞成效如何,蘇寧現在也走到了第二步。蘇寧已經開始借助金融策略著力吸收非電器類供應商,阿里和蘇寧的供應商之戰才剛剛開始。
阿里巴巴為更好的黏住供應商,在金融服務方面持續進行不斷的創新,去年8月,阿里金融旗下的信貸產品已面向阿里巴巴普通會員全面放開。會員不用提交任何擔保、抵押,只憑借企業的信用資質即可,用戶24小時隨用隨借隨還。據統計,截至去年12月初,阿里金融累計服務小微企業已經超過30萬家。由此可見,阿里在為有效黏住供應商,已經收到眾多支持和成效。
蘇寧從電器3C到日用百貨、虛擬產品、生活服務等綜合品類的“超電器化”運營在吸引了不少大企業駐足外,大量的中小企業也開始加入到蘇寧這個大平臺之上,為更好地服務于供應商,蘇寧逐步推進供應鏈金融服務體系的建立與發展。借助線下在資金流、商流、物流和信息流體系的經驗為線上小額貸款的創新發展支招。并結合線下現有的供應商資金流、物流、信息流、商流組成的內部數據庫,從各個方面對于申請貸款的企業進行審查,通過的數據分析、挖掘能力在無擔保、無抵押的情況勇于發放信貸。隨著,通過精準的信息化管理,對于企業款項、用途、還款日期等做實事監測,從而減少保證不良貸款的發生。
目前涉足小額信貸領域的企業較少,包括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幾家電商或者支付公司,小額信貸市場都尚處于發展初期,以業務信貸業務發展最有經驗的阿里巴巴為例,其信貸用戶比例也僅占整個中小企業規模的0.3%,這為蘇寧后繼者的在小額信貸領域布局提供了機遇。
同時,由于現階段小型貸款主要面向于各自平臺上的商戶,向平臺之外的商戶發放貸款較為困難,這使得蘇寧并不用太過擔心來自京東、阿里巴巴等壓力,只要自身的平臺建設的足夠強大,能夠吸引商戶入駐,蘇寧就算成功了一半。
面對蘇寧的強勢追擊,阿里金融當然也不會坐以待斃。為了保住自己在電商金融領域的領先地位,阿里金融勢必會加快步驟,盡快締造其“平臺+金融+數據”的線上商業帝國,蘇寧也會加緊籌備,積極發展電商金融的相關服務業務,逐步開發出更多的金融服務產品,把電子商務業務與金融核心業務進行更為深度的整合。
|
上一篇:國內成品油價降價對物流行業是好事
下一篇:物流行業要適應市場變化 加快轉型升級